329.「閉門造車」的必要

「閉門造車」是指自己關起門來悶頭做,就算做得還不錯,那也是自己的認為,拿出去公諸於眾未必他人也那麼認為。一般人對這句話大多是持貶義。

不過在我看來有時還是必須要「閉門造車」,就個展而言是一個龐大的工程,需要耗費極大的時間埋首於畫室,這亦可謂「閉門造車」。

在網路上查「閉門造車」再得知(剛好彌補自己的孤陋寡聞):

「閉門造車,出則合轍。」意思是說:「把門關起來造車,把材料逐件造好後,只要件件合乎規矩,再拿到門外去合攏起來,就可以運用,不會錯誤的。」

原來「閉門造車」有正面和反面兩層意義,在正面,是說外界的事情,只要樣子沒有變,懂得依其規矩,也就不會發生錯誤,可以行得通,所以儘管關起門造車,拿到外面使用,仍然可適合車轍的。

所以「閉門造車」是可行的,但是還是需再補充加強,因為關鍵在於「外界的事情,樣子沒有變」,才能「閉門造車」。

我將「外界的事情,樣子沒有變」,用另外一種想法或許可以成立,就是用「一個短時段」來看待外界的事情,如此一來其變化較少,就比較有相同的樣子。而這樣的想法用於繪畫作品發表上就是「聯展」,將自己的作品與其他畫家的作品共同展出,這就等於與外界聯繫溝通,一個「聯展」就如同「一個短時段」的外界溝通,長時期的聯展就類似把多個外界溝通的點串聯起來,就含有短時段與長時段的結合了,就可以與外界磨合、更新自己的認知。當然也有更快的方法,就是多去觀摩別人的畫展,也可以增廣見聞並與外界溝通,這也是一個好方法。但我覺得聯展是自己的作品與他人的作品「實體並置」,可以溝通或感應的更多,也更務實、更紮實,尤其是高手聯展,就像一面明亮的鏡子般映照出自己的虛實,亦像一把秤子掂量出自己幾斤幾兩。

「閉門造車」的個展,搭配適度的聯展,兩者相得益彰,「閉門造車」是有其必要性,甚至經由聯展的洗禮衝擊下,還會感於欠缺「閉門造車」呢。

~蔡勝全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