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在職時,非常喜歡每年近兩個月的暑假,可以用來「長期」專注、無人干擾的作畫。曾聽聞「人要耐得住孤獨」,總覺得「孤獨」對我來說一點都不是問題,哪會耐不住,還非常期待暑假那兩個月可以獨處畫室專注作畫呢。
離開教職後,確實沉浸在孤獨、不受干擾的作畫環境中,可是才過半年,對隻身孤單的處在畫室,似乎開始耐不住了,原來前人說的孤獨,是「長期的」孤獨,無怪乎強調~要耐得住。
就這麼隨著時間熬著、耐著,逐漸的有些體悟,這「耐不住」是從「得不到及時的正向回應」,逐漸演變成「長期得不到正向的回應」,於是乏味、無助感就產生了,難怪會耐不住。
以薪水種類之分來看,有時薪、週薪、月薪、年薪……等等,其中的時薪,工作1小時後就能獲得薪資,花費的時間短,不至於耐不住,相對來說,年薪的等待、煎熬的時間就多了,較難撐得下去,尤其又是處於孤單一個人的狀態。
換另一種看法,將這個「薪資」視為「回應」。因為付出後得到的「薪資」,其實正是「回饋」,而「回應」也可視為一種「回饋」。薪資需靠他人給予,決定權在於別人,至於回應,可由自己與所做之事的互動中獲得,決定權至少有自己的成分。假設自己能盡可能主導這個回應,促使回應出現的頻率變高,那麼,乏味、無助感、耐不住、孤獨感……等等,應會大大降低吧!
記得畫《至譽無譽(二)》時,因為是小尺幅的畫作較容易控制,心態上過於隨便,存著碰碰運氣的想法,過程中把它搞成隨興作(亂)畫,結果當然不理想,不由泛起心灰意冷之感,霎時更覺孤獨,並產生一種後悔感。孤單一人於畫室,更能讓我自己在完全無任何干擾下,專注的抽絲剝繭的想著這個「後悔」,歸根究底,原來並不是後悔「畫的不理想」,而是後悔「自己作畫態度的隨便」。捫心自問,假設一開始心態上踏實點作畫,無論畫的結果如何,斷不至於掉到心灰意冷、孤獨無助之境。就在那當下,因有了這般清明的自覺醒悟後,心境上倒反轉為欣喜,我把這整個歷程視為「自己與所做之事的互動中獲得了回應」,若回應的好,心境自然愉悅,又哪來耐不住、孤獨感……。
當時覺得還好有到畫室作畫,也還好是獨自一人無他人干擾,才能有這般自覺醒悟的回應,欣喜之餘毫無孤獨感呢。這「獨自一人」和「毫無孤獨感」,一般來說可是種矛盾啊!
原來「長期孤獨」所引發出的「耐不住」,不是長時間的獨自一人無與他人的互動。獨自一人也好,或有不少人也罷,關鍵是有無充實感,有無誠實的面對自己,有無紮實的做事,不重蹈便宜行事的惡習做事,就能避開負向回應,而得到正向回應了,因為有了這正向的回應,腦海裡自然填注欣喜心境,哪有孤獨感立足之地呢。能夠了解並做到這點,那麼無論是獨自一人、或與眾人相處,在短時間或長時期,都不「孤獨」了。
這時不禁想起畢卡索的名言:「若沒有深切的孤獨,就畫不出好作品。」
~ 蔡勝全 ~
(註:附圖為《至譽無譽(二)》完成作品)